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向来有新旧世界之分。旧世界指的是法国、意大利、德国等酿酒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而新世界则将北半球的北美洲与南半球所有葡萄酒产区包含在内,这些地方酿酒历史较短,且酿造技术多由移民带来。在1976年5月24日,也就是俗称为巴黎品酒会(Judgment of Paris)的跨国品酒会举办之前,世界上公认的佳酿几乎为旧世界所垄断,然而,这场盲品的结果出其不意地显现出了新世界葡萄酒惊人的实力——美国加州鹿跃酒庄所产的1973年份卡本内·苏维浓击败1970年份的木桐和欧布里昂,拔得红酒类头筹;来自加州的蒙特雷纳酒庄的夏多内则取得白酒类的名,令巴达-蒙哈榭、普里尼-蒙哈榭等勃艮地一众老牌酒厂颜面尽失。
美食美酒记者George Taber当年在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了巴黎品酒会的盲品、评分的全过程, 而他针对这一事件及时、客观、详尽的报道,亦改变了大西洋两岸爱酒人对于风土的刻板认识。在巴黎品酒会结束的二十年后,为了探讨新世界葡萄酒所拥有的无尽潜力,George Taber又分别走访了澳大利亚的巴罗莎河谷、玛格丽特河流域,新西兰的马尔堡、南非的斯坦伦布什以及智利的阿尔托港等产区,并将自己在上述新世界产区的考察概括为6种葡萄酒范例。他称这些酒款的前途未可限量,尤其是新西兰马尔堡酒庄云雾之湾酿造的白苏维浓葡萄酒、澳大利亚玛格丽特河流域曼达岬酒庄采用卡本内·苏维浓、榭米翁以及希拉葡萄酿造的红酒,以及南非古老的酒庄罗斯坦堡所酿造的夏多内葡萄酒。
抛开罗斯坦堡不谈,George Taber所提到的云雾之湾及曼达岬均出自澳大利亚酿酒人David Hohnen之手。David Hohnen在酿酒过程中尤其重视各种葡萄的独特性,他以“忠于原味”的理念创造曼达岬酒庄,并在建厂短短7年时间里两度斩获澳大利亚葡萄酒荣誉——杰米·华生奖(Jimmy Watson Trophy)。曼达岬在1980年代初期酿造的卡本内·苏维浓,令其所属的玛格丽特河流域名声大噪,一跃成为世界葡萄酒版图上的产区。不过,真正令David Hohnen发挥酿酒人潜能的,却是他从1983年起在新西兰马尔堡酿造的充满青草和新鲜水果气息的云雾之湾白苏维浓葡萄酒。
George Taber在《1976巴黎品酒会》一书中提到,David Hohnen在酿造曼达岬与云雾之湾之前,曾以学徒身份在纳帕谷克罗杜维尔酒厂工作。毫无疑问,加州葡萄酒的成功经验为他注了强心剂,并使其相信只要运用先进技术,在法国以外的不产区一样可以酿出的葡萄酒。就如同酒评人Robert Parker所称,“巴黎品酒会带给所有人机会,无论是加州人、澳大利亚人或新西兰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把葡萄酒当非一般食品处理的心态,而只管采收成熟果实,把酿酒该做的一切程序都做了,把葡萄园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也能酿造出的葡萄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10年先后有两批好莱坞电影人分别以巴黎品酒会为主题,拍摄了两部赞颂新世界葡萄酒的电影。其中,由Randall Miller导演、Chris Pine和Rachael Taylor主演的名为《瓶击》(Bottle Shock)的电影以蒙特雷纳酒庄父子两代酿酒人为主角,从侧面反映了纳帕谷挑战波尔多与勃艮第酒王地位的全过程。电影想要传达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法国近乎神圣的产区之外同样可以酿出优质的葡萄酒。如果纳帕谷可以酿出不输于波尔多与勃艮第的葡萄酒,那么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为何不可?二是,酿酒师并不需要通过代代相传的智慧或是家族秘籍才能成为大师。年轻酿酒师通过自学,一样可以找到捷径。要知道,鹿跃的创始人Warren Winiarski就曾是芝加哥大学的希腊史教授,他的兴趣爱好是研究柏拉图,第二才是酿酒。